親愛的弟兄姊妹:

在神學院最後一年的教會實習中, 受督導牧師的影響, 每星期寫家書, 作「傳道, 授業, 解惑」的渠道, 斷斷續續地寫寫下來, 已經30多個年頭。最早期的欄目叫「案頭小語」, 以短文表情達意, 後來改用書信形式發給教會的每位弟兄姊妹。猶記得最早期的家書, 是一字一個鉛粒字, 逐字排列, 打印在教會的周刊上。

一周七天的教會生活在崇拜, 團契, 禱告會, 小組查經, 協談, 探訪和其他行政管理事務循環運作。我最喜歡是慕道班和浸禮班。在不同的時空, 相异的處境和一個個獨特奇妙的生命個體相遇相聚, 這些千篇一律, 一成不變的聚會却是苟日新,日日新, 又日新; 一年一月一日的生老病死, 悲歡離合, 求不得, 放不下而驚嘆人生的奧妙!

生命的寶貴在于有限, 要愛惜光陰, 把握時機, 在明媚春光, 幸福生活, 穩妥事業, 迷人笑聲, 艱苦歲月, 百般試煉中, 毋把主恩典忘記!真神之愛, 無盡無窮, 無限無量, 諸天爲紙, 海洋作墨, 仍難寫盡基督的愛!

爲配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, 家書簡短地書寫重點, 意有所指而言猶未盡。中國文字的表達重意境, 留白既是有意, 也是無心。多謝師母爲文字潤飾, 幷作翻譯, 注解了一些疑難。我認爲英文稿寫得更好, 簡樸流暢, 若果偶然出現了一些怪句子, 那是我擅自删改的。

感謝神, 教會的兩位年輕牧者願意不定期地接續寫下去, 我請求大家爲他們代禱。教會牧者踏在征途上必要有戰陣上的同袍, 知心交心的諍友和默默守望的代禱勇士。在教會會友的申請表上: 你願否定期爲教會禱告? 爲教會代禱必定要爲牧者代禱。「定期」, 是一年一度, 每月一次或是每逢主日… 謹呼籲衆弟兄姊妹愛護我們的牧者, 爲他們守望, 幷定期爲他們代禱!

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, 神的慈愛, 聖靈的感動, 常與你們衆人同在!

主內
王 興
2017年2月3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