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愛的弟兄姐妹,

復活節,一個在基督信仰裏比聖誕節還要重要的節日。歷史學家照著聖經和猶太人逾越節的日子,推算出在春分日之後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天就是《聖經》中所說的主耶穌復活的日子。每年的春分日都不固定,所以每年的復活節的日期也是不固定的,大約是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。

從年初都一直盼望著參加複話節春令會,想在短短的四天裏安靜自己在祂的話裏。這也讓我想起馬大和馬利亞兩姐妹的簡述,兩姐妹都愛主,事主,但兩者之間對主的愛與服事給我們有一些什麽反思呢?“他們走路的時候,耶穌進了一個村莊。有一個女人名叫馬大,接他到自己家裏。她有一個妹子名叫馬利亞,在耶穌脚前坐著聽祂的道。馬大伺候的事多,心裏忙亂,就進前來說,主啊,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,你不在意嗎?請吩咐她來幫助我。耶穌回答說,馬大,馬大,你爲許多的事,思慮煩擾。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;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,是不能奪去的。”(路 10:38-42)你呢?

剛過的春令會是在受難周內進行的。主題思念耶穌再配合受難周的情節顯得特具意義。講員馮永昌牧師用了五個主題,從  1) 榮耀的權柄 (可11:15-19),2)傾情獻上(可 12:41-44; 14:3-9),3)卑微服侍(約 13:4-17, 34-35),4)行袮旨意(太26:36-46)到5)怎能如此(賽 53:1-12)來概括主耶穌在受難周所做, 謙卑脫外衣,爲門徒洗脚,愛人愛到底!因爲愛我們,甘心順服,代替了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;祂的義代替了我們的不義,以至我們這些認罪悔改相信祂的人能在父神面前白白的被稱爲義,成爲神的兒女 – 這是幔子裂開,人類歷史被改變的那一天!

事情沒有這樣結束。三天后,七日的頭一日, 主耶穌從死裏復活,戰勝了死亡的權勢與罪惡的枷鎖。因祂活著,我們有盼望面對明天。是的,一首詩歌這樣的唱著:基督,耶穌,今天仍然活著, 祂與我談,祂伴我走,生命窄路同過!是的,這個確據讓我們無須等到一年一次復活節才來紀念主耶穌復活。你每一天有祂與你談,陪你走麽?不可少的只有一件,就是復活主的陪伴。。。

你可有意識到受難周/節與中國人的清明節的節期都相當接近?雖後者有談到死亡,墳墓,思念等事故,但有何大不同?因祂活著,我們的信仰不應只是停留在沮喪和墳墓裏。如何靠祂得勝呢?普遍上星期天都被定爲是聖日(Holy day – Holiday)?你可知道這都是爲了紀念和慶祝主耶穌是在七日的頭一日(主日)復活啊!誠願我們這群蒙恩的人珍惜在每個七日的頭一日敬拜祂,以一顆敬畏的心準時來朝見這位復活的主,像馬利亞選擇那上好的福分,靜心聆聽祂的道,過得勝的生活!

巴不得你七日的頭一日不再忙忙碌碌,看重自己的私事;不再遲到,打碎玉瓶,交出貴重的香膏,不理會他人的冷嘲熱諷,與人和好,成爲主耶穌的見證人。
不可少的只有一件,你真的願意嗎?

主內,健弘
23.4.17